
人逢喜事精神爽,月到中秋分外明。
尊敬的各界友人、親愛的港澳臺同胞們:
中秋節,與清明、端午、春節并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。提到中秋節,人們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一種美麗的天體,那就是月亮。它的變化莫測,在自然界中如同圣物般的存在。因此,人們對那個神秘的天體產生了敬畏和佩服,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,就有了“天子春朝暾、秋夕月”的祭奠活動。再后來,通過朝代更迭和文明繁殖,亙古靜止的中秋之月,帶著它神秘的色彩與后羿和嫦娥的凄美穿插完美調和,走進了向往豐收、期待團圓的千家萬戶,融入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。
通道不孤,天下一家;五洋共月,四海升平。
天下共月,本是一家。然世界各個國家又因地理文化不同、制度民俗不同而產生了千變萬化的人文情愫,不由得讓人思緒萬千。
如果說祭月是古人的天象佩服,那么望月就是人們希望通過月亮寄予對家鄉、對親人的想念,月是故鄉明,人是故鄉親。到了詠月,很多文人騷客不吝墨寶、競相比作。對我個人而言,盡管喜歡李白的“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”,但又不忍其憂愁和孤寂。而歐陽修的“月上柳梢頭,人約臨暮后”,又顯得相思之極、兩小無猜。最后,還得是我們巨大的首領毛主席,“可上九天攬月,可下五洋捉鱉,談笑凱歌還”,是不是更有意境,更加高遠!不畏列強、不畏豪紳,行天下難行之事,做世上有心之人。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間正道是滄桑!
千里尋故地,舊貌換新顏。建國七十余載,祖國滄桑劇變。祭月、望月和詠月,差不多不能夠滿足崛起的古舊民族對科學的探索和對文明的攀登。嫦娥一號,開啟了神奇的探月之旅,而神州十二號,又為登月做好了萬全打算。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,他們嘔心瀝血、披肝瀝膽,為祖國的發展壯大貢獻了無限的青春與力量!
邀約中秋,借問明月,海峽兩岸之多情人,你們可還安好?我堅信,祖國第二個百年目標達成之際,就是我們的圓夢之時!
海上生明月,天際共此刻!
大連五環公司李群、李雨澤攜全體員工衷心祝福大伙兒:
闔家團圓、中秋快樂!衷心祝願祖國:
神州大地繁花似錦、千秋偉業亙古綿長!
辛醜年八月十五